中医慢病调理
中医慢病调理

在中国,慢病发生逐年增加,各类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。血脂异常达1.6亿人(含高血脂),高血压人口有2.7亿人,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,超重或者肥胖症2亿人。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,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,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。过去的十年,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例接近2倍,慢性病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致命因素。 

 

中医如何治疗调理慢性病?

 

所谓慢性病,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,特点是病程长、并发症高、致残率高,严重危害人民健康、增加社会负担,一般需长期治疗或终身服药。在徐凤芹看来,所有疾病的诱发因素只有一种,就是机体阴阳失衡。出现阴阳失衡有两大原因,即内因(包括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——七情)和外因(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——六淫)。按照中医逻辑,自然是个大宇宙,人体是个小宇宙,人得病多半是违反了自然规律和自身规律。所以,解决人体病疾的着眼点,就是调解人体身心和谐,将人导入到遵循自然规律的正道,身体就能恢复健康。

 

在防治慢性病中,中医药发挥着重要作用,主要体现在“防”和“治”两个方面。所谓“防”,中医药可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体的脏腑功能及免疫状况,且不良反应少。所谓“治”,中医药可直接治疗很多疾病,恢复人体阴阳平衡,目前中医常用的手段有认知、情志、药膳、经络、导引、功法等,通过调整内外因,使人体恢复平和体质。

 

“中医的辨证理论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,就是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管理和治疗慢病。”很多慢病需要西药长期治疗和控制,结合中医中药调理,不仅可以增强疗效,还能有效降低长期服用西药的副作用。以糖尿病为例,西医以通过药物控制血糖为主要治疗手段,中医则从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调整思想情志方面消除病因;治疗高血压病方面,针对病程长、久病耗损等问题,可在冬季用膏方调理身体。

 

“治未病”是良药

 

中医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,早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提出了“治未病”的预防思想,强调防患于未然。徐凤芹表示,慢性病患者更要遵循这个理念,通过防病来治病。

 

调摄精神。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、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,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,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,可使人体气机逆乱,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。所以保持心情舒畅,勿大喜大怒大悲。中医七情本来是正常的情志反应,但反应过急就会损伤人体。现在焦虑抑郁患病率非常高,合并冠心病、高血压等慢病。长期精神紧张会引起抵抗力下降、失眠、头痛、记忆力减退等,还会使血压升高、心绞痛发作。

 

加强锻炼。汉代医家华佗创造的“五禽戏”,可使血脉流通、关节流利、气机调畅。后世不断演变的太极拳、太极剑等多种健身方法,不仅能强身健体,减轻体重,对慢病也能起到一定预防效果。2016年美国的运动医学会公布一项太极拳的综述研究,发现平均练习太极拳20个周,每周2~3次,可将收缩压、舒张压分别降低6个毫米汞柱和3个毫米汞柱。每周练习太极拳的次数越多,血压下降越好。对于高血压前期患者,打太极拳就可让血压达标。

 

起居有常。保持身体健康,精力充沛,益寿延年,就应懂得自然变化规律,炎夏注重防暑降温,寒冬注重保暖,居住环境清静优雅,尽量避免喧嚣嘈杂、空气污染的环境,早起早睡,切勿劳力劳神。

 

饮食有节。疾病发生与饮食结构和习惯有密切关系,平时要合理膳食,多吃一些谷肉果菜之类的食品,勿暴饮暴食,并适当限制盐的摄入,还需忌酒戒烟。

 

此外,中医认为,四季养生各有侧重,即“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”。现在处于冬季,传统医学强调要“冬藏”,提出要精神内守,要使志伏匿,藏而不泄,以此平衡阴阳气血。


相关推荐

中医内科
永幸堂中医门诊部中医内科,是以中医药简、便、验、廉为特色,取中西医药所长,运用祖国医学的理论,结合现代医学先进...
中医妇科
永幸堂中医妇科,具有专业技术实力雄厚、梯队化管理严谨、专业技术人才齐备等特点。在各类妇科疾病的诊治方面,具有扎...
中医胃肠科
永幸堂中医胃肠科,科室坚持读经典、做临床,上溯内难,问道仲景,取法东垣,以《黄帝内经》 、《伤寒论》、《脾胃论...
中医皮肤科
古时,皮肤科被称为“疮科”、“疡科”。中医治疗疮疡以“简、便、廉、验”之特色闻名。即便到现在,中医诊疗方法和措...